理财市场利率的波动时刻关乎着投资人到手的收益。时下,理财产品的收益纷纷下降,跌出投资人的预期,特别是风靡一时的宝宝类产品,收益率跌破3%逼近2%。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长期理财,在未来收益继续下降的趋势下保住当下高收益,成为投资人关注的重点。
俗话说“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”,按照当前通胀的压力,你的钱继续放在银行,产生的利息比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,自然你的钱就贬值了。如果选择利率高于通胀水平的理财产品,你的钱就是在“利滚利”,负利率时代选择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才能让财富持续增值。
理财期限宜长不宜短
从2014年起,央行已6次下调存贷款利率。当前,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有1.5%。这意味着现在存款10万元1年定期,会比2014年11月初存1年期少拿整整1500元利息。展望2016年,不少机构给出的预判是仍有降息可能。
专业人士认为,2016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以宽松为主,负利率时代来临,预计全年还有多次降息和降准的可能,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,当前的理财产品应该是宜长不宜短,尽早在“双降”周期来临前投资中长期理财产品,提前锁定高收益,如果对灵活性要求不高的话,甚至可以直接选择1年期或更长的产品,这样能够省去一年中产品到期转换的收益空白期,也防止2016年继续降息带来的收益影响。
选准产品是关键
面对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,选好“篮子”放妥银子显得尤为重要。不同的理财产品,对应不同的流动性和收益,风险大小也不一样,应该怎么选?
宝宝类、银行理财类收益已跌破投资人预期,成为“食之无味、弃之可惜”的鸡肋产品。宝宝类等已成为过去式,进行时和将来时都当属热门的互联网理财。首先,互联网理财预期收益虽然降至10%左右,但是仍然高于宝宝类产品;其次,互联网理财兼顾流动性,不少互联网理财产品均有债权转让功能,需要资金进行周转时,也能灵活应对,加大了资金的流动性;最后,互联网理财产品操作简便,门槛较低,在兼顾收益与流动性时,让投资人用较低的资金就能参与投资,可谓是让金融普及大众,并获取可观的收益。
当然,互联网理财是一种普惠式理财,能让更多人享有理财的乐趣。但在收益下降逐渐降低的趋势下,选择中长期的互联网理财产品,提前锁定高收益,还能兼顾资金流动性,让财富持续增值!